信息公开
我的位置: 首页 > 关于协会 > 信息公开
中国-东盟海产品交易所发展成果显著
发布时间:2023-02-21 11:15
  |  
阅读量:
  |  
作者:


 2016年以来,中国-东盟海产品交易所(以下简称“东盟海交所”)建设发展取得显着成果,截至12月31日,已发展渔企会员358家(其中,东盟国家会员6家,香港、澳门和台湾会员各1家),交易商2187个,指定交收仓库16家,2016年度累计交易额3112亿元人民币,现货交收16234吨,成交额7.66亿元人民币。同时积极推动马来西亚、柬埔寨分中心建设,启动海外布局。

   一、完善国际化交易功能,搭建跨境交易、结算、交收体系
   1.不断完善系统升级改造、交易模式创新,完成挂牌、竞价、电子议价和中远期交易模式交易系统的升级改造,满足东盟地区海产品现货交易的实际需求。
   2.全国首创跨境人民币交易结算软件系统,与广发银行合作开发软件系统,实现全球各地开户自由、出入金时效由7天缩短至0.5-1小时,为我国人民币跨境自由结算先行先试提供了便捷的方案。
   3.全国首家推出适合东盟区域的国际化英文版交易系统,打通中国-东盟和世界海产品贸易渠道。

   二、先行先试金融创新,打造海产品交易功能平台

   1.创新推出“电子议价交易模式”,以“锁价”、“选货”、“补差”的形式活跃东盟海交所线上交易,实现风险可控、资金安全、客户零投诉,并获得了商务部中国电子商务协会颁发的“中国大宗商品电子交易模式创新奖”。
   2.推出海产品云交易电商购物平台,积极服务海洋实体产业转型升级。
   3.列入福建省自由贸易试验区十大功能性平台之一;被中国电子商务协会评为“2016最具投资价值交易平台奖”;被农业部中国远洋渔业协会授予“中国远洋渔业产品交易中心”称号。

   三、丰富上线交易品种,建立中国-东盟区域海产品标准体系
   1.进一步丰富上线交易品种,目前共有大黄鱼、坛紫菜、南美白对虾、东海带鱼、调味大黄鱼、秋刀鱼、阿根廷鱿鱼等116个上线品种。
   2.推进现有上线品种中英文标准的制定,制定中国和东盟地区认可的海产品交易、交收等标准。

   四、依托东盟海洋经济研究院推动海洋经济全产业链垂直整合
   成立“福建省东盟海洋经济研究院”,为东盟海交所可持续发展提供智慧支撑。
   一是对交易所国际化定位进行深入研究,探索研究重点在柬埔寨地区进行突破发展和设立中心。推出CMT“点价+升贴水+交易交收”的交易模式;
   二是着手建立第四方冷链物流平台系统规划研究,整合上海荣庆、大连百斯顿、河南昆山、福州卓尔等大型冷链物流和仓储服务公司,截至2016年12月底,东盟海交所合作仓储企业30家,其中指定交收仓库16家,入库商品81个品种,142565次;
   三是通过外联供应链金融全产业链垂直整合领军智库―浙江蓝源资本团队,对宁德、东山、福清等省内地区进行海产品产业调研,并对具有代表的大黄鱼、鲭鱼海产品种进行全产业链垂直整合试验,促进了大黄鱼等海产品由传统的线下交易向线上升级转型。
   四是与福建省检验检疫局探讨出台了《关于进一步支持中国-东盟海产品交易所发展的7条措施》,主要包括:海产品入境“统一申报、集中查验、分批核放”、实施“信用监管+风险管理”加快施检放行速度、随到随报随检的“零等待”通关模式、“信用担保、先行申报”等重点帮扶、特事特办、急事急办的措施。